网络资源的拷贝粘贴 备份参考之用


8 April 2008

Who's Ole Scheeren?



奥雷 ・舍人: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 [转载]

 
今年夏天,一个名为《CCTV TVCC by OMA/奥雷・舍人和瑞姆・库哈斯》的建筑展在北京四合苑画廊开幕,这一展览着眼于CCTV那个很意识流风格的建筑项目大比例的室内室外模型、概念模型、室内设计效果图、与项目设计相关的图录,以及其他设计文本。而这个展览的主角就是因为新CCTV大楼走进很多中国人视线的德国籍建筑师奥雷・舍人。

在展览结束的PARTY上,第一次见到奥雷・舍人,黑色的西装没有系扣子,松松的穿在身上,黑暗中看上去比照片中还要瘦。除了跟很熟的朋友打招呼聊天外,他更多时候会站在角落或者人群之外,安静的看着身边穿梭来去的PARTY因子。

 
关于中国,为这里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而激动

十几年前第一次到中国,至今奥雷已经往返中国四五十次。第一次到中国南方游历了 3 个月,他尝试用人民币来搭乘公交车,更真实地体验中国的生活,这是他与中国这个历史深厚的国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因为工作原因,奥雷・舍人经常辗转于各地,曾去过法国、瑞士、荷兰、纽约、伦敦和曼谷,后来又回到了荷兰西南部港市鹿特丹,现在则落脚在北京。

"我对浓郁的城市氛围一直以来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洲经历了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没有经历过的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让你看到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数据。过去西方盛行的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方式在这里都不适用。在中国环境变化的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很多建筑都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下产生的即兴创作。"

"很多以前从来没有做过或被证实过的新的观点,正在这个国家里悄悄的变成现实,我为中国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而激动,又因此而恐慌,对这些迅速的变化抱有一种复杂的心境,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我选择留下来,留在中国接受挑战。"

 

关于我的观察方式,用头脑和想象力来记忆

进入建筑设计界之前,奥雷・舍人最喜欢的艺术形式是摄影、电影和文学。他在接触建筑设计之前,曾用胶片拍摄了一部关于汉城的短片《Game 102》,2001年,这部短片在鹿特丹电影节上放映过。

"我对胶片反映空间的方式非常感兴趣,我试图通过胶片描述时间、空间的关系。想象一部电影是由一个很长的镜头构成的,随着镜头的发展,空间发生了变化。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非常概念化的构想,还没有用胶片实现。我总觉得假如我不做建筑师的话,肯定会去拍电影,或者成为一个作家。"

看上去很安静的奥雷・舍人脑子里的细胞却十分活跃,他认为写作就是构造一个篇幅,在篇幅中创造复杂性。"这一点很像建筑,只不过,建筑是在空间中展开你的想象,写作是在一个平面空间中释放想象。"

 

"我最喜欢的作者,是德国人Peter Weiss。在他的作品里,你可以建造词语、建造句子,你可以近乎无限制地用语言把事物联系在一起。他的书,通常有好几千页长,完全没有段落,也没有标点,完全就是思维的流动。你打开一本书看到它的页面,你看到的是完美排列的字母而不是被分隔开来的段落。对我来说,仅仅是打开这本书就已经够美的了;而且当你开始阅读那些文字,你就几乎无法停止下来。"

接触摄影很长一段时间后,奥雷・舍人停止了拍照。因为他发现用相机看和用眼睛看是不同的,从相机看到的东西并不是自然的。"意识到这点是在我拍了很多照片以后,当时拍照已经影响了我观察事物的方式,当我旅途归来,我可以看到很多照片,但是对那个地方的记忆却少得可怜。"停止拍照后的奥雷・舍人开始用脑子和想象力来记忆东西。

不论在谈电影写作还是摄影,奥雷・舍人都始终在强调空间这个概念,他喜欢将自己的想法与概念,付诸某个具体的空间中。他的想象力在具体的空间范围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也许这正是他可以在建筑领域走得那么超前的原因之一。

 

关于职业,偏离后的跳转与回归

从电影写作行业跳到建筑领域之间,毕竟还是有大的距离,让人们想象奥雷・舍人从艺术领域到建筑领域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我父亲就是一名建筑师,这可能是我不想做建筑师最强有力的理由之一,但我想最后这可能也成为了我最终选择这一行业的理由。14岁时,我开始在父亲的办公室里工作,当时我也高中毕业了,22岁的时候我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项目,是一间时装店。当时我对建筑还没有自己的理解,同时又对这个专业的困难和弱点异常清楚,我不想做我父亲所做的事情。高中毕业时,我唯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建筑以外的方向"

高中时奥雷・舍人和几个朋友组织了一支摇滚乐队,但是很快因为水平不高就解散了。之后,舍人还特意去上了几年声乐课,对前途有点茫然的他有点找不到方向,而这一切直到遇见现在的合伙人著名建筑设计师雷姆・库哈斯才得以改变。

1989年,雷姆・库哈斯在舍人的家乡建造了一座建筑,是最早的以媒体与艺术为主题与对象的研究场所之一。第一次在展览中看到库哈斯的方案,其中有些东西舍人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建筑中蕴藏的复杂性,吸引了这个茫然的年轻人。

"这是第一次有一件事情真正地对我产生了意义,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表达,而这种方式正是我长久以来一直都在寻找的。听完他的讲座后,我甚至有一种冲动,走到他的面前,对他说:我要跟你一起工作。"

 

随后的几年里奥雷・舍人辗转在德国、瑞士、纽约等地寻找各种学习机会,直到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敲库哈斯的门了。

刚到库哈斯所在的鹿特丹时,住在青年旅社的舍人东西被偷,一夜之间丢失了所有的东西和衣服,身上只有简历和前一天穿在身上的衣服。"那时候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在这里失去了一切,一定要在这里寻找回来。"

 

关于建筑,诠释思想并感受力量

自从奥雷・舍人的CCTV大楼设计方案中标后,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各种各样的"声音",奥雷・舍人总能泰然处之。

"CCTV总部大楼从外部空间构成上,我们希望创造一个独特的形态,使观者从不同角度看都能带来不同体验。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是连续与循环的,各个部门都能密切联系,其功能布局包括办公管理、新闻制播、节目制作等,电视媒体的一整套功能将这个建筑赋予了生命,电视台内部就变得非常互动。这座建筑里将会有一万人来此工作,它像是一个小型城市。"

"建筑其实就是一种可能性,决不仅仅是设计一栋大楼,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建筑是一个以复杂发散思维为基础的职业,是思想的最佳诠释,能使人们充分感受到思想的力量。从文化、艺术、技术、管理等领域都与建筑息息相关。"

 

关于读书,不看建筑

舍人的生活简单,充实。他会把自己喜欢的书看上好几遍。他最喜欢看的两本书是《告别我的父母》和《抵抗的美学》。《告别我的父母》是父亲在舍人16岁的时候给他的,对于书里提到的那些关于童年经验、父母记忆、亲子关系的事情,年轻的舍人受益匪浅。"文字写的感性,是非常美丽的故事。"

 

《抵抗的美学》是一部非常政治化的小说。令人有点意外的是,喜欢看书的舍人平时却不怎么读纯粹建筑方面的书。"我会把对音乐、阅读、写作等兴趣融入到建筑设计里,建筑也需要艺术的灵性。"

 

奥雷・舍人简介

奥雷・舍人(Ole Scheeren)1971年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城市卡尔斯鲁厄。现为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在鹿特丹和北京办事处的主管,负责OMA在整个亚洲的工作。目前是北京中央电视台(CCTV)和电视文化中心(TVCC)的设计和施工的总负责人,还负责着北京图书大楼和即将进行的普拉达上海旗舰店以及洛杉矶国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等项目。

1995年加入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2002年成为合伙人,是OMA鹿特丹与OMA北京的总监,负责OMA在亚洲的全部项目。在中国,他主持设计了CCTV大楼和北京新华书店大楼。

库哈斯的合伙人,年轻的德国籍建筑师奥雷。
舍人,主持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 (OMA)在中国的项目以及全球Prada旗舰店项目之前,便一直醉心于电影和文学。

进入建筑设计界之前,奥雷・舍人最喜欢的艺术形式是摄影、电影和文 学。
他在接触建筑设计之前,曾用胶片拍摄了一部关于汉城的短片《Game 102》
2001年,这部短片在鹿特丹电影节上放映过。
他将我们的采访变成了主题时刻都在发散的文艺闲聊,并在闲聊中与我们分享一个又一个关于拍电影 与写小说的构想。

看来,一个真正有趣的建筑师,绝不可能只做建筑。Ole Scheeren




No comments: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