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的拷贝粘贴 备份参考之用


16 February 2008

追忆安阳照相业 [转载]


追忆安阳照相业
   
这是1918年的一天,从史料上,我们已经查不出那是一个夏日、秋日,或是瑞雪飘洒的寒冬。这一日,卫辉的一个叫祁兆元的木匠匆匆来到了安阳。他这一来不比以往,行李中多了一件从北京买来的八�带三脚架的进口外拍相机。不几天,从北京请来的技师也来到了安阳,祁兆元就在鼓楼东街福兴恒纸店后面开设了一个露天的照相摊点。这时的祁兆元还不知道,这一个小小的照相摊点会在安阳市的照相业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应该是生意不错,半年之后,这个小摊点移到了平市商场的北楼上,安阳市第一家照相馆――振华轩正式开门迎客,从此掀开了安阳照相业新的一页。
    据说照相技术传入我国之后,只有那些王公贵族才能享受这一"高科技"。在那些反映清末社会状况的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老爷太太们像个木偶似的端坐不动,摄影师把头钻进一块黑布下面指挥一番,然后就会手举一个像灯泡一样的东西,"啪"的一声打出一团火光,甚是吓人,这样照相便完成了。没想到流行的速度锐不可当,几年光景,我们的豫北古城也有了照相业。
    当时所用的材料,底片都是自制的湿片。所谓湿片,就是在底片上涂上乳胶,在未干以前拍照。所用的洗相纸也是自制的日光纸,必须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才能晒印成影,而后定影调色,成为照片。这样的生产过程,在安阳一直延续了五六年。
    振华轩开业不久,志明、怡芳、海镜等七家照相馆相继开业,一时间,安阳的照相业好不兴隆。照相已不再是只有耳闻、没有眼见的"洋玩意儿",虽说还到不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地步,但普通老百姓给自己留个影也不再是什么难事。那时候的照相器材全部为舶来品,就连夹相片用的卡纸都是日本货。
    到了日伪时期,又有泰记、新新、永章、天丰四家照相馆开业。现在流行的写真摄影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早在日伪时期,朝鲜人就在西华门开办了山本写真馆,日本人在火车站附近开办了大和、旭、安本三家写真馆以及兼营冲洗、放大业务的照相材料行――东洋行。只是我们想象不出,那个时候的写真集会是怎样一种时尚。日本投降后,朝、日商人所开办的写真馆全部关闭。
    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又有两家照相馆开业,分别取名振兴、青年。在繁华的中山市场后门以及火车站等处,还出现了几个照快相的摊点,我想这大概类似于现在旅游景点的快相业务。南来北往的人路过安阳时,在火车站留个影做个纪念,几年之后可以拿出来回味一番,自得其乐。
    然而好景不长,动荡不安的社会让不少照相馆生意日益萧条,难以维持。到了解放前夕,几家照相馆全部停业。偌大的一个安阳城,竟然没有一台小小相机的"立足之地",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想着就让人心寒。
    1949年,随着解放的炮声,安阳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安阳的照相业也走进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不仅振华轩、怡芳、海镜、永章等照相馆先后复业,而且又新开了小小等五家照相馆。记者在查阅资料时看到,1957年,全市照相业经营收入95936万元,利润36794元,职工48人。
    照相馆内的布景道具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开始的布景极其简单,就是一块画着风景的布,道具是布制的怪石、木头花架。解放后,各家照相馆都有了两幅以上的风景画,道具也有了龙柱、美术凳、摄影花窗、花盆、衣架等。
    因为技术所限,照片最初都是黑白的。1952年,安阳照相业开始引进上色工艺。上色分为水彩和油彩两种,都是在照片洗印出来之后,再在上面涂上颜色。上色类似于绘画,油彩是用粗细不等的毛衣针缠上脱脂棉,再蘸上各色颜料,在照片上慢慢揉色。水彩是用毛笔在照片上着色,人物的服装、肤色都力求逼真。因为是后期上色,所以衣服的颜色可以由顾客挑选,照相时穿的是红衣服,不喜欢的话可以让上色师傅给染成黄的,想起来也很是有趣。
    1957年,安阳的照相业引进了按光线养油彩的分面方法,着色技术日益精湛,做出来的照片形象丰满、色彩鲜艳。1984年,彩色照片登陆安阳,照相业告别了上色时代,翻开了色彩斑斓的新篇章。
    抚今追昔,现在的照相业早已是今非昔比,相机越来越先进,布景道具时时花样翻新。不仅如此,照相的类别也越分越细,婚纱摄影、儿童摄影、人物写真……历经沧桑的照相业日益繁荣,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位世纪老人的照相情结
    李宗翰老人出生于1919年,他的父亲李子俊就是安阳较早的照相馆之一――怡芳照相馆的创始人。从16岁学习照相时起,李宗翰就和照相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年88岁高龄的李宗翰是安阳照相业的一个见证,这一天,我们慕名来到了李宗翰的家里。
    李老的家位于唐子巷137号。这是一座古韵犹存的院落,庭院深深,灰色的墙、灰色的瓦、青砖铺就的小路,让人总感觉有一个故事、有一段历史就隐藏在小院的角落里。
    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老安阳府城隍庙一带热闹非凡,府城隍庙的西侧建起了平市商场。商场楼上楼下,很是气派,人称"转花楼"。民国十七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府城隍庙改建为中山市场。这一年,在中山市场内,李宗翰的父亲和人合伙开设了三星照相馆。他们请来了北京的照相技师和暗房技师,准备在安阳大干一场。可惜好景不长,因为经营不善,一年之后,三星"陨落",关门大吉了。第二年,有人又在三星照相馆的旧址上建起了丽光照相馆。谁知天不遂人愿,也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丽光也歇业了。
    1930年,瞅准行情不错,李宗翰的父亲在原三星照相馆的基础上开设了怡芳照相馆。怡芳照相馆位于中山市场中部,面积大概有五间房子大小。李宗翰说,那时候因为镜头的原因,照张全身照得站在离镜头一丈开外的地方才行。如果要照大家庭的全家福,那就只能找个空旷的地方才能完成。因为没有现在的打光技术,全靠自然光才能完成照片的拍摄,所以照相馆的房顶上还留着大大的天窗。
    那个年代的照相过程中,修相是很重要的一个程序。修相的作用是为了去掉照片上的瑕疵,让照片更完美。修相分为修底片和修洗出的照片两种方法。修相是一件精细活。修底片的时候用的是铅笔,笔头尖尖的,一点点打磨掉底片上的砂眼灰尘。修相片时用的工具更高级,是用上等的狼毫小楷,蘸上稀释的墨汁,然后一笔一笔地修补照片上的缺憾。李子俊专门从北京请来了修相技师,只要是经过怡芳照相馆的技师修出来的照片,女人眉清目秀,男人气宇轩昂,很受大家欢迎。
    照相在当时还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除了一些有钱有权的人,普通老百姓还是很少光顾照相馆,总是看的人多照的人少。用李宗翰的话说,"都是那些有办法的人才能来照相的"。
    那时候照相用的都是玻璃底片,照相馆不仅负责照相,还要会裁玻璃,才能把大的底片分成所需要的尺寸。李宗翰说,因为薄薄的玻璃实在是太脆了,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底片不是打碎了,就是划破了。等到了时间客人来取的时候,只好给人家重新照。
    李宗翰的父亲很有经营头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照相馆购进了皱纹纸、布纹纸等道具,增添了布景。李宗翰还经常和店里的伙计到北京、石家庄购买照相材料,德国的爱克发、美国的柯达是当时怡芳照相馆购买材料的主要品牌。
    1937年10月,日军的战车碾碎了古城安阳的祥和。在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安阳的照相业也尝尽了辛酸哀痛。李宗翰回忆,为了便于日军统治,日本人要求安阳居民都要办理良民证。一时间,安阳的男女老少都涌进了为数不多的几家照相馆。好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照过相,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走进照相馆,却是为了侵略者需要的良民证。那段屈辱的岁月啊!
    空闲的时候,不少日军来到怡芳照相馆拍照。李宗翰对那些日子记忆犹新,他说:"经常碰见日本鬼子照完相就走人,一分钱也不给。有时候我们去要,他们就会'噌'的一声把锋利的军刀插到地板上、桌子上说,这就是钱,敢要就拿去。谁敢拿啊,只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算了。"
    还有那些令人唾弃的汉奸翻译,更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他们照完相也不说不给钱,而是要照相馆记上账。有一次李宗翰说怡芳照相馆从来不赊账,没有账本。一个汉奸翻译马上大声呵斥道:"没有就去买!把账记上!"他们不光自己照相解闷,还介绍过来好多不三不四的人,同样,这些人也都是些不掏钱的主。
    多年之后,李宗翰仍是不能忘怀那段令他心惊胆战的日子。他对记者说,那时候给日本人和汉奸照相,心里总是揪成一团,紧张,害怕。一看见他们来了,照相馆所有的伙计都指望着他们能安安生生走人,这就算烧高香、走大运了。
    日军占领安阳时期,大概是在1939年,中山市场路东开了一家泰记照相馆。这家照相馆的老板很有来头,据说和日本人交往甚密。泰记照相馆一开张就挖了怡芳照相馆的墙角,把怡芳照相馆从北京请来的技师给挖走了。师傅没了,李宗翰只好亲自上阵,一边打理生意,一边给人照相。
    照相馆的利润并不是太高,一年忙忙碌碌,也就是刚刚能维持生计。那时候为了增加收入,李宗翰还给安阳的钟楼、鼓楼、南门、北门拍了照片,制成贺卡的样子,摆在街里卖。采访那天他告诉记者,最好卖的就是鼓楼的照片,其他的照片销路都不是太好。
    1945年日本投降,李宗翰想着好日子要来了,没想到接下来又是国民党的军队索粮要款抓壮丁,兵荒马乱、社会动荡的年代,不仅照相业,安阳的整个经济是一片萧条,各家照相馆步履维艰。1948年,顽匪进城,兵匪横行,整个安阳城被闹腾得乌烟瘴气,仅剩的几家照相馆也无法正常经营,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无奈之下,当时的商会会长朱绍清把各家照相馆集中到了怡芳照相馆联合营业,希望这艘临时拼凑起来的大船能够抵御风浪的冲击。但因内部矛盾重重,仅仅三四个月之后,这个联合体便土崩瓦解,宣告解散。
    心灰意冷的李宗翰来到郑州,在华光照相馆给别人打工。直到解放前夕,李宗翰才返回安阳。
    1949年5月,安阳迎来了解放,怡芳照相馆也摆脱了战乱,迎来了新生。1956年公私合营,怡芳照相馆交给了国家,李宗翰也用毕生的心血支撑着怡芳这块牌子。安阳市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李宗翰就会去承担照相的任务。上个世纪50年代,他在南关体育场给劳模拍过集体照。
    还有一年,省建设部门想研究一下为什么文峰塔历经千年,无数次风雨、战火以及自然灾害过后,它依旧岿然不动。他们派人来到了安阳,请怡芳照相馆给拍摄一张文峰塔的照片。那时候照相设备落后,李宗翰凭借多年的经验,竟然一次拍摄成功,对方很是满意。不过有趣的是,李宗翰给记者讲述这件事时并不是因为别人夸奖自己技术高明,而是由于另外一个原因。他说那天他去拍照,整理设备的时候听见省里来的领导说:"文峰塔地震都没塌,不知道它的地基有多深?"当时李宗翰也在认真琢磨这件事,虽说没想明白,不过却印象深刻。
    1980年,李宗翰光荣退休,但他却仍然关心着心爱的照相事业。1984年,河南省进行照相行业的第一次行业技术职称评定,李宗翰成为理所当然的评委。一行人来到信阳,开始了繁琐细致的评定工作。就在这次评定会上,给别人照了一辈子相的李宗翰却成了大家争相拍摄的对象,因为他被选为了模特,所有报名参加技术职称评定的人都要给李宗翰照张相,然后评委就通过这张相片来进行评定。有一张照片拍得特别好,李宗翰就把它留了下来,并请洛阳的一个技师给上了色。那天在李宗翰家里,他专门给记者拿出了那张照片。照片上的李宗翰身着中山装,精神十足,正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
    同行的摄影记者用的是数码相机,"咔嚓咔嚓"照完后,可以当场查看效果。照了一辈子相的李宗翰对这个新生事物一窍不通。采访时他看着我们的摄影记者来回摆弄着那台数码相机,禁不住好奇地问这问那。李宗翰说,以前他们照张相得一个星期才能洗好,碰到意外情况就没个天数了。没想到几十年光景,照相技术竟然发展到了这种程度。"不敢想象啊!"对着记者手里的相机,这位摄影界的老前辈感慨万千。
    照相在我们的生活中
    去朋友家做客,总喜欢翻看他们的相册。有时候朋友指着一个黄毛小儿说那就是当年的自己,我总是忍不住想笑,那么大一个小人儿,居然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其实每个人的家里都或多或少存放着这样的老照片,来记录着自己成长的历程。
    位于卫东商场的安阳市摄影中心是目前我市唯一的一家国营照相馆。在摄影中心工作了40多年的张志民告诉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安阳照相业的一个高峰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照相也不再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单就摄影中心这一家照相馆,年收入就有700多万元。一年四季,照相馆没有休息的时候,谁家学生毕业、孩子参加工作、送子女当兵,都要来照相馆拍照留念。每年10月过后,农村结婚的人比较多,那些喜气洋洋的青年男女会结伴来到市区,先到百货公司买衣服、日用品,然后再到照相馆拍张合影。一般情况下,女方家都会跟来一大群人,充当购物、拍照的"高参"。拍全家福的也特别多,这个时候,摄影师还要临时充当一下"导演"的角色,安排一家人排好顺序。这可是一件很有讲究的活儿,要问清楚有几代人,哪个是女儿哪个是儿媳妇,一不小心排错位置了,儿媳妇是断断不能忍受的。
    逢年过节,照相馆更是门庭若市,谁要想照相,得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轮到。照相馆还要派出专人在门口把门,并有人在一旁维持秩序,防止有人插队。
    今年60多岁的张先生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他一个月的工资是20多元。有一次,他领着孩子上公园,看见有人拿着一台照相机自己拍照。一打听,人家说是海鸥120相机,100多元一部。当时张先生那个羡慕就别提了。他想,自己这一辈子要是能有一台这样的照相机就心满意足了。20多年过去了,张先生早已换了好几部照相机。如今他再带着孙子逛公园,一台小巧的数码相机已成为手中的必备工具,就连6岁的小孙子都能很熟练地拍照。"想不到啊!刚刚记得相机还是个稀罕物,没想到我自己也有了好几部。"张先生感慨道。
    在我市某局委工作的刘先生说,上个世纪60年代,最经典的一个照相姿势就是手拿"红宝书",胸前佩戴一枚毛主席纪念章,然后端端正正一站。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有一张这样的纪念照。"文化大革命"期间,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涌到了北京,在天安门广场留个影成了一种风尚。顺应这种狂热的需求,天安门广场架起了十多台带三脚架的照相机,一天到晚都有数不清的红卫兵在这里排队照相。因为当时的设备条件有限,人站的位置不同,摄影师就要不停地调整镜头的焦距。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摄影师干脆在一个最合适的地方画了一双脚印,凡是来照相的人一律站到脚印上面。如此一来,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天安门广场上像流水线一样的照相队伍,都从这样一双脚印上走过。
    一位妈妈给女儿拍的生日照更有创意。百日留念时,小家伙刚刚剃过头,圆乎乎的小脑袋,很是可爱。再往后,从1岁到8岁,小姑娘的头上是一年多梳一根小辫子。1岁时是个"朝天冲",两岁时是个"丫"字头,3岁时是三条辫子……到了8岁,小姑娘的发辫已经像个小树林了。估计年龄大了,发型的难度也增加了,这种独具特色的照片也就告一段落了。不知多年以后,这个女子看了当年的照片,会是怎样一番心境。
    时光飞逝,安阳的照相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设备越来越先进,拍照种类越来越多样,照片越来越精美……照相已成为我们的一种享受,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翻看那些曾经的老照片,走过的日子在我们眼前若隐若现。前尘往事,岁月悠悠,照相这个并不太久远的行业,依旧会忠实地记录着我们走过的日子。(记者 贺永刚 周巧红)

No comments:

Google